查看原文
其他

“三年级就落后”现象,到底是什么原因?| 头条

以下文章来源于大J小D ,作者大J


作者 | 大J,授权转自公众号“大J小D”(ID:jiayoubaobao2015)



从去年年底开始,我就在曼哈顿考察小学。不知道大家印象中的美国小学教育是怎样的?


如果你以为是快乐教育,那么肯定是错误的。不对,不该说是错误,而是片面的。


总体来说,大部分教育还是“快乐”的,除了传统科目学习外,会有户外活动的保障,有各种各样的跨学科活动。比如根据社会事件,去研究一个课题,有科学机器人课程等等。


这也是我所认知的“快乐”的含义,“快乐”是综合,是需要努力的。


而对我来说,印象最深刻的是,基本上每一所口碑很好的小学,都会非常注重孩子的阅读。



好几次都是巧遇阅读课,孩子和老师就是在那里读经典名著,老师读一段,孩子读一段,然后大家停下来一起讨论一下。


这个发现让我挺惊讶的,说实话,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阅读方式了,换句话说有一点点老派。


老师坐在一个椅子上,孩子围成一圈,大家都是拿着书本,进行朗读和讨论,很有点老式欧美电影里的画面。


不知道为什么,我脑海里关于小学阅读课,要么就是认识单词这样的语文课,要么就是借助 iPad 进行再创作的高科技课程。



之后,我和我的教授闲聊起这个话题,她当时就和我说,美国有一个叫做“三年级现象”,就是有一些一开始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,到了三年级就出现成绩下滑(和我们国内一样的)


当年他们做过一个研究,发现早期阅读量对于今后的学习能力有直接相关性。


(抱歉啊,那时是闲聊,我也没想着要分享,就没追问研究名字。等我这次回纽约再见教授的时候,会补上)


之后就提出了一个概念,三年级前是Learn to read(学习阅读),三年级后是read to learn(通过阅读来学习)


如果早期阅读基础不打扎实,那么今后的“文本处理能力”就会比较弱(也就是read to learn),从而就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学习,这是“三年级现象”的根本原因。


那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学习阅读这件事。



01阅读兴趣



这个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了,但仍然有必要强调。印象很深刻是,我去参观一所上东区的私校(对,就是传说中的被很多国内公号过度渲染的上东区)


参观完后,可以有和招生办老师自由交流的时间。我就问了一个问题,好的教育是不是一定需要很多的钱。


那位老太太当时就和我说,经济和教育硬件一定有关系,但是很多真正价值千万的东西,并不一定就是需要很多钱的。



老太太和我说,她基本上是从建校就在这个学校了,的确有很多“old money”(老钱)的家庭来这边。


很多人看到的都是他们几代都很有钱。但大多数人都没看到,他们几代都很热爱读书,很喜欢运动,非常在意举止得体,规则意识。


当然,不可否认,我问这句话也许对方就觉得我是“打酱油”的,所以就告诉我一个“政治正确”的回答,但我是非常愿意相信这段话的。


阅读兴趣从哪里来?一定先从家庭环境浸润开始的。


孩子有没有见过父母学习,还是只是在刷手机? 

家里有没有一个阅读角,有没有实体书? 

从小有没有亲子阅读的环境? 

逛书店、看展览,这些是不是家庭生活的日常?


这些都不需要很多的钱,这些也都是小事。


但是这些事情一定不是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后为了培养“阅读兴趣”才开始做的。



02阅读习惯



有了阅读兴趣,我们再来说阅读习惯。


孩子的阅读一定是从绘本书开始的,那么低幼孩子的阅读习惯就是从翻书和观察开始,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不断慢慢爬坡。


当时写过一篇文章,《培养爱读书的孩子并不难,抓住亲子阅读8大关键阶段就可以》,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一看,了解孩子阅读的发展规律,我们才不至于“拔苗助长”。


要点之前那篇文章里都提了,我今天额外想强调的就是父母阅读的习惯。


学龄前的孩子的阅读是具有社交属性的,他们喜欢和我们互动,喜欢听我们读。



这样的社交属性也就决定了,这个阶段孩子的大部分阅读习惯都是“习得”,也就是我们的阅读习惯就会变成他们的。


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阅读浮躁,这是我一直提醒自己,也想提醒大家的。


现在大家都重视亲子阅读,这是好事,但是过多的关注,也让阅读这件事变得不纯粹了。


比较孩子能否听完整本绘本? 

焦虑孩子总是盯着一本绘本看? 

担心孩子这么大了还只喜欢图画书?


一些看不见的“假想敌”的出现,让很多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功利的,总是带着一股子着急的劲往前赶,尽管有时也不确定到底是在赶什么。



这种阅读状态是最要不得的,我甚至可以把它称为“可怕”,因为这样的状态就是浮躁的体现。


再往大一点说,无法沉浸当下,总想读多读快,读着这本想着其他,假装读懂,等等。


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亲子阅读,那么这股浮躁的气息就会影响到他今后的阅读习惯。



03阅读技巧



有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打底,最后再来说说阅读技巧。


阅读技巧是个很大的话题,应该说这也是我从女儿小D过了3岁后,自己不断思考学习的课题。


今天一篇肯定说不完,但今天想先和大家谈核心。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,learn to read 和 read to learn,那么阅读的核心目标就很明确了,就是理解和思考。


目标明确后,技巧的核心也就清晰了。



认字量重要吗?重要也不重要,一定的认字量一定是理解的基础,但认识很多字并不意味着就能理解。


尤其是脱离大量听说读输入的,单纯学习招数的认字,就非常没有意义。


这就是为什么我不鼓励只推拼音或者认字卡(英语学习中,我也不鼓励只推自然拼读),脱离阅读语境的学习认字,并没有触及阅读的本质核心。


背诵重要吗?重要也不重要,一定量的背诵的确会提高语感,帮助更好地思考。


但是我们需要区分,表演性质的背诵,和理解后的再输出表达的区别。



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过分强调孤立的背诵,我觉得重要的诗歌、段落,我都是带着小D多读,读熟了自然就能背。


但这些阅读中的互动,可以帮助她更好地理解,而不是死记硬背。


那我今天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个阅读技巧是什么呢?就是互动。互动的范畴很大,可以有几种形式。


 1. 一起读出声 


可以轮流读,也可以让孩子跟读, 并不是每本书都需要这样,但可以每天坚持读上一小段,让孩子和父母都享受“读”书这件事。


 2. 讨论 


每次读书过程中,可以适时停下来讨论一下,这样的交流就是在检测理解和思考,通常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。


“读完这段你的感受是什么?”-阅读是对人的精神和大脑发生影响的;

“如果你是他,你会怎么做?”-阅读的核心是吸收内化,成为自己的智慧;

“我们猜测一下,下面会发生什么?” 

阅读是我们和作者的对话“你之前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?你又是怎么做的?”

阅读是连接过去,展望未来的桥梁之一。



 3. 监测 


这是提供一些技巧,帮助孩子监测自己是否理解。大部分成人也有这样的问题,读了脑子里没有留下印记,前读后忘。


那么一些小技巧让孩子从小就练习,从简单书本开始练习,今后就能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了。


最简单的就是父母演示,读完一小段,一起讨论一起想一想。


之前讨论技巧在和孩子做的时候,孩子刚开始肯定就是一问三不知。这时就是我们最好来演示如何监测自己理解能力的。


告诉孩子读完忘记很正常的,但提问,如果忘记了我们可以怎么办?


可以再读一遍,大声读出来(你看第一个技巧就用上了)

可以先联系上下文猜测一下,然后去回翻去验证答案(第二个技巧也用上了)


然后慢慢地,孩子就会有意识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,需要去获取什么知识,如果没理解可以怎么做。



阅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,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。但是这里的阅读,一定不只是“阅读”这个行为本身,它必须是三位一体的。


阅读兴趣、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,共同协作,才能让孩子现在爱读书,今后读书好!


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

2594889720@qq.com

 你可能会感兴趣 

校园安全最高境界:这所学校的重建,正在改变整个美国 

佐藤学:改变一所学校,需要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

唐江澎:比选择一所大学更重要的是选择一种人生 


本文作者大J,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,“育儿畅销书早教三部曲作者”-《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》、《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》、《跟早教专家学潜能开发》。欢迎关注她的个人原创公众号“大J小D”(ID:jiayoubaobao2015)。



排版 | 刘双

责编 | 张磊

 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 

▼ 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报名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